歡迎來到通信人在線![用戶登錄] [免費(fèi)注冊]

衛(wèi)星通信電波傳播特點(diǎn)

瀏覽:5821  來源:通信人在線  日期:2007-10-18
 

隨著無線通信業(yè)務(wù)的不斷增多,人們在不斷地開發(fā)新的工作頻段,目前己確定將宇宙通信的頻段擴(kuò)展到275GHz。

衛(wèi)星通信中收、發(fā)天線間的距離約為40000km,而大氣層的厚度一般認(rèn)為約16km,電磁波主要在大氣層以外的自由空間中傳播。所以,一般把衛(wèi)星通信中的電波先按在自由空間中傳播,然后再考慮大氣層的影響,最后對自由空間傳播中的衰耗加以修正。

在自由空間的傳播損耗為

LS92.44 + 20 1og d (km) + 20 1og f (GHz)

同步衛(wèi)星與地面站之間單程(d約為4000km)的衰減量可達(dá)200dB以上。

衛(wèi)星通信的電波傳播大部分行程為自由空間,但也必須通過地球周圍的大氣層,因此要受到電離層中自由電子和離子的吸收,受到對流層中的氧分子、水蒸氣分子和雨、霧、云、雪和冰雹等的吸收和散射,從而形成損耗。這種損耗與電波的頻率、波束的仰角以及氣候條件有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人們通過大量的分析和實(shí)測,給出了在晴朗天氣條件下,大氣吸收損耗與頻率的關(guān)系曲線,如圖1所示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0.1GHz以下自由電子或離子吸收起主要作用,頻率越低越嚴(yán)重,頻率高于0.3GHz時(shí),其影響可以忽略。水蒸氣分子在21GHz左右發(fā)生諧振吸收出現(xiàn)一個(gè)更大的損耗峰。氮沒有諧振峰,二氧化碳的諧振峰在300GHz。地球站所處位置使天線波束仰角越大,無線電波通過大氣層的路徑越短,則吸收損耗越小。頻率低于l0GHz,仰角大于50°時(shí),其影響基本可以忽略。

1大氣中電子、離子、氧分子和水蒸氣分子對電波的吸收

    由圖1可見,在0.3GHz~l0GHz頻段,大氣損耗最小,故稱此頻段為“無線電窗口”。另外在30GHz附近也有一個(gè)損耗低谷,通常稱此頻段為“半透明無線電窗口”。選擇工作頻段時(shí)應(yīng)考慮選在這些“窗口”附近。

另外,從外界噪聲影響來考慮,當(dāng)頻率降低到0.1GHz以下時(shí),宇宙噪聲會(huì)迅速增加,如圖2所示。所以最低頻率不能低于0.1GHz。通常在1GHz以上,宇宙噪聲和人為噪聲對通信影響較小;而大氣噪聲,其中包括氧氣、水蒸氣、雨、云、霧噪聲等在l0GHz以上,對通信影響較大。因此,從降低接收系統(tǒng)噪聲角度來考慮,衛(wèi)星通信工作頻段最好選在1GHz~l0GHz之間。

2外部噪聲對接收信號的影響

包圍地球的大氣層,其厚度達(dá)5000km左右,根據(jù)其特征可把大氣細(xì)分為5層,如圖3所示。

3地球外大氣層分布圖

對流層離地面0~l0km,同溫層l0km~50km,中間層50km~70km,熱層70km~500km,外大氣層500km~3000km。距地面40km~800km高度的大氣層里是被電離的空氣層,稱為電離層,共有4層:D層為60~80km;E層為100km~140km;F1層為160km~200km;F2層為220km~400km。

電波在地球外層空間傳播時(shí)要受到各層影響,具體如下,

1)對流層的影響:在對流層中傳播的電波,受到氧氣及水蒸氣分子的吸收而產(chǎn)生衰減。在1GHz~l0GHz的頻率范圍內(nèi),當(dāng)?shù)厍蛘咎炀€仰角為3°時(shí),其衰減量在1. 5dB以下;仰角為0°時(shí),其衰減在5dB以下。由于云霧等引起的衰減,在4GHz時(shí)為ldB以下,在l0GHz時(shí)為6dB以下。降雨引起的衰減,頻率為4GHz時(shí),降雨量為2. 5mm/h,其衰減量為0. 3 dB左右。

2)電離層的影響:電波穿過電離層時(shí),其衰減隨入射角而變化,垂直入射時(shí),衰減量在(50l f)2以下,其中f的單位為MHz。

3)外層空間的影響:衛(wèi)星通信的電波,主要在外層空間傳播,大氣層的衰減與外層空間傳播衰減相比是很小的。在靜止軌道衛(wèi)星通信系統(tǒng)中電波傳輸?shù)淖钸h(yuǎn)距離約為8.4×104 km(發(fā)與收的距離),其衰減約在400dB左右。

© 2004-2025 通信人在線 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粵ICP備06113876號 網(wǎng)站技術(shù):做網(wǎng)站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广丰县| 罗田县| 英吉沙县| 淮滨县| 谷城县| 南丰县| 丹凤县| 东明县| 龙州县| 玛曲县| 汝南县| 陵水| 凤城市| 乐平市| 五华县| 雅安市| 德昌县| 嘉黎县| 尖扎县| 左权县| 温宿县| 甘泉县| 桑日县| 宣汉县| 淅川县| 垣曲县| 扶余县| 新宾| 金阳县| 长宁区| 南和县| 凤凰县| 万全县| 禹城市| 桐乡市| 凌云县| 前郭尔| 泗洪县| 纳雍县| 通道| 阿拉善右旗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