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通信人在線![用戶登錄] [免費注冊]

CDMA移動通信系統中多址碼的類型與設計要求

瀏覽:5077  來源:通信人在線  日期:2018-06-14

800MHz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,設置有多種類型的多址碼,用以區分不同的用戶、不同的基站及不同速率的業務(如速率集1、速率集2)等。

一、CDMA中多址碼的類型

1、移動臺類

以移動臺為主,用于上行信道的地址碼包括:

用戶地址:用于區分不同的移動用戶。

多速率(多媒體)業務地址:用于在多媒體業務中區分不同類型速率的媒體。

2、基站類

以基站為主,用于下行信道的地址碼包括:

信(碼)道地址:用于區分每個小區內不同的碼道。

基站地址:用于區分不同小區。

二、三種主要地址碼

1、用戶地址碼

用戶地址碼由移動臺產生,主要用于上行信道中。對用戶地址碼而言,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數量上的需求。為了保證數量,用戶地址碼選用應遵循下表2-1所示的原則。下圖2-1為移動臺的反向CDMA信道中接入信道的選碼結構示意

2-1:用戶地址碼選用應遵循的原則

2-1:移動臺的反向CDMA信道中接入信道的選碼結構示意

2、信道地址碼

對信道地址碼而言,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質量上的需求。

采用完全正交的64Walsh碼,它由基站產生,用于下行信道。

IS-95中,基站的64個信(碼)道分配如下:1個導頻信道,采用W01個同步信道,采用W327個尋呼信道,采用W1~W755個業務信道,采用W8~W31W33~W63。下圖2-2為基站的前向CDMA信道中同步信道的選碼結構的示意。

2-2:基站的前向CDMA信道中同步信道的選碼結構的示意

為了進一步克服由于同步微小偏移帶來的Walsh碼互相關特性迅速惡化,可采用Walsh碼與PN短碼兩次聯合擴頻的方法。

3、基站地址碼

在碼分多址通信系統中,各種信號均需經過QPSK調制,下行QPSK所用的一對PN碼稱為引導PN序列。引導PN序列的作用是給不同小區賦于不同特征,以便于移動臺識別不同小區。其要求是:

目的是盡量減少小區間的多用戶干擾,它由基站產生,并在下行信道中實現。

利用m = 215 - 1短碼并補充一個“0”構成15位全“0”的前導碼,形成周期為215的引導PN序列。

QPSK所使用的同相(I)序列和正交(Q)序列,均采用m = 215 - 1短碼,即均由15級移位寄存器構成的m序列發生器產生。

不同小區用不同的時間偏置來區別,為了有效防止多徑干擾,每個基站至少相差64位,因此最多可產生的基站(小區)地址碼為:

n = 215 /64 = 512

一般采用引導PN序列的偏置指數(0~511)來區分小區。偏置指數是相對于0偏置而言的,并用引導PN序列開始時刻連續的150的前導碼來區分不同的時間偏置,如圖2-3所示。

2-3:引導PN序列

欲進一步了解800MHz CDMA系統信道介紹的請進入

中國移動公司
© 2004-2025 通信人在線 版權所有 備案號:粵ICP備06113876號 網站技術:做網站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东阳市| 广宁县| 广丰县| 陆河县| 万年县| 曲麻莱县| 临朐县| 蕉岭县| 毕节市| 西安市| 喜德县| 景洪市| 彭山县| 万宁市| 宾阳县| 醴陵市| 桐城市| 阿图什市| 苗栗市| 迭部县| 资源县| 馆陶县| 六枝特区| 遂川县| 依兰县| 吴堡县| 南通市| 景宁| 诸城市| 当雄县| 仪征市| 广州市| 乐亭县| 芦溪县| 中方县| 田东县| 九龙县| 额尔古纳市| 利川市| 东安县| 临颍县|